您的位置>首頁>懺悔專欄>懺悔班文稿 >五毒類(貪瞋癡慢疑)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澳洲淨宗學院
五毒類(貪瞋癡慢疑)
(1)缺德婦人 惡報纏身 積極學習 脫胎換骨(王雲俠)
.........................................
(2)懺悔的淚(新鳳)
.........................................
(3)三毒常隨 懺悔改過 前途光明(妙音居士)
.........................................
(4)胎教錯誤害女兒一生(洪吉順)
.........................................
(5)心中的怨恨化解了(惠)
.........................................
(6)嫉妒心是腫瘤(任天競)
.........................................
(7)瞋恚 傲慢 嫉妒 懷疑 懈怠(無 住)
.........................................
(8)一個歌迷會會長的懺悔(朱潔凝)
.........................................
(9)一個十三歲女孩的懺悔(張露雯)
.........................................
(10)賭博釀成災禍 覺醒重新做人(正 心)
.........................................
(11)不敬父母 傲慢的煩惱習氣(胡先觀)
.........................................
(12)傲慢自私悍婦妻 改過遷善免離婚(陳越溪)
.........................................
 

  >>>下載完整的懺悔班文稿電子書
  心中的怨恨化解了(惠)
 

  心中的怨恨化解了

我的名字叫惠,祖籍廣東,是一名主婦。今日我要懺悔的,是過去對父親「念怨不休」的怨恨心。這顆心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出現,直至跟懺悔班老師學習《太上感應篇》,參加懺悔班之後,這個怨恨心才真正化解。

在這裡,我要向過去因自己的怨恨心,而被傷害或無故牽連的人懺悔,包括:對爸爸不孝(念怨不休),對表弟缺乏關懷,對一位處於危難的老人不仁。

  對爸爸念怨不休

大概是三、四歲左右吧,就對爸爸起了怨恨心。為什麼這樣子?因為有一次,爸爸叫我幫手做事,我很歡喜地答應了,而且還唱著歌的跑過去做。但是被爸爸誤會,以為我一邊走、一邊埋怨,於是將我重重懲罰。由於事出太突然,我的心理完全接受不了。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時常覺得自己很無辜。以致後來,留在記憶裡的,都只是爸爸的打罵片斷。其實,當時我的感受是非常混亂,一方面很害怕爸爸,很怕跟他一起,不敢跟他說話;另一方面自己越來越感到不平、怨氣越積越大,對爸爸產生了怨恨。

甚至在讀中學時,因為家中出了一些狀況,我竟然非常怨恨的,在心裡說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話:「日後你去世,也不送你!」

就是因為這兩股害怕與怨恨的複雜情緒,令我們父女的感情很疏離。還記得母親時常叮囑我,要對爸爸柔順一點,要學妹妹一樣對爸爸柔言慰語。母親的勸導,我根本聽不入耳,而且還對母親及妹妹,種下了怨恨的種子。

以前未學過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的怨恨心,感召了爸爸的打罵,亦忘記了會不會是因為自己早有前科,而令父親有這樣的反應?只是懂得執著過去的事,然後就把所有的責任推向爸爸,把他當成惡人看待。

其實,爸爸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對長輩非常盡心,對家庭非常盡責,對朋友盡義的人。他對子女都很公平,一視同仁。我今天能夠成為一個有專業技能的人,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工作,甚至有機會學習聖賢教誨,追本溯源,都是當時爸爸無論生活多艱難,自己多辛苦,也要堅持供我讀書的恩德。

其實,我是看到爸爸對家庭及子女的付出,但是一想起那次「無辜的遭遇」,恐懼心及怨恨就會出現。所以我對爸爸很抗拒,態度非常不孝。就是我這顆「念怨不休」的心,把爸爸定格了!

  初次嘗試放下怨恨  希望父親承認錯誤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跟爸爸的關係亦有改善。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這些改善不是真實的,而是自己的傲慢心而出現的假像。

為什麼這樣說?我跟爸爸關係轉好,是出來工作之後。我第一份工作是要住在宿舍的,每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因為有宿舍住了,心裡突然感覺到自己有地方可去,歡喜的可以回家,不歡喜的可飛出去。就是這個「我有能力飛了」的心態,令我對爸爸的恐懼心消失了,於是開始敢跟爸爸說話。可能因為這樣,自己就覺得爸爸對我的態度不同了。

表面上,父女的關係轉好,但是內心的結仍未解去。因為每當爸爸和我對事情的意見有不相同時,我對爸爸的瞋恚心、舊怨的心、控制心就會生起出來,很想爸爸依從我。在今次的懺悔中,我還發現,其實我最想爸爸對我說:「是我看錯了!」 

  學習《弟子規》  孝順父親

後來,我有機會學《弟子規》,用它對照自己的行為,才知道原來自己缺了孝道。以前的所謂「關係改變」是沒有基礎的轉變,所以,只要遇到境緣,自己就只會在那裡「論是非」,忘掉父親的恩情。

看到自己的問題,於是用《弟子規》的經文學習孝道,希望重建父女情。例如:打電話給爸爸問安,陪他做他喜歡做的事,而且,還寫了一封感恩信給爸爸,感恩他多年養育之恩。這樣,我跟爸爸的相處越來越融洽,爸爸也感到很安慰。

雖然,該做是的做了,爸爸亦覺得我孝順,還會很感慨的說:「你這真是無話可說了!」但是,總覺得真正的孝心沒有提起來。

  尋找真正的孝心  相信父親是為自己好

當時,協會有很多同學到廬江學習聖賢教誨,他們回來之後,我很想知道,究竟廬江的老師是怎樣把孝心提起來的?

這個答案,終於在協會學習《德育故事》之後,才能體會得到。《德育故事》班教我「慕賢要慕其心」,要學習賢聖的存心。在今次學習,我能夠較深刻的體會到,「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以前,經常聽到師長講這句說話,但是沒有真實體會到,「愛是我們的本性」這個道理。因此,就不相信父母愛子之心是無條件的,內心深處就不能夠相信那件事是爸爸的「無心之失」,因此,父女的心不能夠相通。

當我在《德育故事》班裡,體會到「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之後,忽然明白到,每位父母都盡了力把最好的給予子女。他們可能用錯了方法,做錯了事,但是他們已經盡力而為了!

這個體會令我真正相信,爸爸當日所做的是「無心之失」。然後,在我的心內,忽然感受到爸爸內心裡的一句話,他說:「女兒,假如當日我知道這舉動,會對你日後造成這樣大的傷害,令你走入一條這麼痛苦的路,我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沒錯,我相信爸爸,我真的相信,假如爸爸知道他這舉動是會對我有如此大的傷害,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絕對不會!

這句話令我覺得對爸爸的怨恨,消失了!

  怨恨心復生

但很奇怪,在幾個月前,有一天我跟妹妹談起兒時的事,談起爸爸的種種事。我的心突然出現一種「很無辜、很委屈,甚至憤憤不平」的感受。這種感受之後仍不斷的出現。於是我反問:究竟還有什麼事阻礙著自己?

在今次懺悔時我問自己,究竟「無辜、委屈、不平」是怎樣生起來的?仔細審問之下,原來是自己還執著「我對你錯的是非心」,放不下來。

情況就好像剪草一樣,草是剪去了,但根還在。對父親的怨恨好像去掉了,造成怨恨的根還沒有拔除,還留在心裡。所以,仍很想問:「為何我會遇到這種對待?」心裡不平,仍覺得父親做錯了!

  放下是非  真正認錯

直到學習《太上感應篇》及參加懺悔班後,才知道原來我未明白因果,不能體會「任何事出現也是有因緣」的道理。事必有因,而因是自己造的。而且在學習懺悔中,自己能夠把很多零碎的片斷連繫起來,心裡突然明白:原來因果真的是很公平,世間沒有算錯的事。就這樣,「是非不平心」放下來了,對爸爸的怨恨真正化解了!

不僅如此,當「不平心」放下之後,就相繼發現到,自己錯了!原來,自己過去做了很多很多錯事,令很多人無辜受害。

現在,我的心平了,對父親的怨氣真正消了!我不必再等待父親說「是我錯了」的話,來安撫自己不平的怨恨心理,因為,我現在有能力向父親說:是女兒做錯了!

我更加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夠懺悔這顆「不平的怨忿心」,就算父親真的向我說「我錯了」,我的怨恨還是消不了!

在這裡,我真正的向爸爸認錯:「爸爸,這幾十年來,女兒感恩您辛勞養育,並為過去的種種不孝懺悔!以後,女兒會一直陪伴您,讓您有一個安樂的晚年,也願您會盡快接受聖賢道理,提升幸福的境界!」

  一時自私貪母愛  耽誤表弟這一生

因為被「念怨不休」的心蒙蔽,過去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卻看不到別人的痛苦,而令我的表弟無辜受牽連。我向他們懺悔:

這事亦是發生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當時,姑姑患了重病,不久人世,她要求我的母親在她死後照顧她三名兒子。當時姑丈還在,只是她信任我的母親,想將孩子交托給她。

母親回來跟我們商量,我不記得其他家人的看法,但記得自己反對。為什麼?

因為當時自己跟父親合不來,覺得母親是我唯一的依靠,所以,很怕母親的愛被別人分薄。當時自己不知道這種想法不對,更加不知道這是自己的自私心。

姑姐後來去世,三名孩子由他們的爸爸照顧。很多年後,從叔伯口中知道,姑丈後來也病逝,三個孩子情況不明。

又很多年後,聽說三個孩子中有一個去世。又過幾年後,兩個當中有一個失去消息,現在剩下最小的表弟還可以聯絡到。

表弟已到中年,他是怎樣長大的,我們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沒讀過什麼書,做粗重工作謀生。

幾年前,在親戚的婚禮中見到他,孑然一身,智力好像不大好,在魚檔打工,右手還有痺症。

那時自己已經接觸到聖賢教誨,心量打開一點,看到表弟這個樣子,自己才懂得反問:「當年如果他們被我們收留,他們的命運會是這樣嗎?」

懺悔——我懺悔當日的自私,看不到「三個將失去母親照顧的親人」,只看到「三個跟自己分薄母愛的外人」,不能夠將心比心,令到三名孩子無辜受害,把他們推向一條坎坷困難的不歸路上。

懺悔時,我想起蔡老師曾說:「以祖先的心為心、以父母的心為心。」這句話令我更加難過,因為祖先在天有靈,看到自己的子孫陷入困境,一定會想辦法去救他們,也希望其他子孫互相扶持,共渡難關。

可惜,我卻做了相反的事!我感受到先祖看到我這樣做時,他們的心多難過,多無奈!我對先祖有愧!我向他們懺悔。

我也對不起姑丈、姑姑。因為,我感受不到,當父母即將要離開子女時,他們那種憂心、痛苦及牽掛。當時,我只想到自己將會有的「損失」,卻看不到表弟他們,失去父母的孤苦伶仃,感受不到他們的驚惶、無助、痛苦。姑丈、姑姐在天有靈,看到他們的孩子一個一個的衰敗,他們的心一定很苦很苦。我對不起他們,我向他們懺悔。

  路遇病苦  自私不救

自己的「念怨不休」心,不僅連累了表弟,還掩蓋了自己的仁愛心,做了一些「剛強不仁」的事。我要向一位車禍受傷的老人家懺悔。

這是十二、三年前的事。有一天,我送孩子上學後,經過地鐵站,忽然看見到旁邊馬路中間躺著一位老人家,沒有動靜,身旁有血,是車禍受傷。當時是夏天的早上,天氣很熱。

我看到後心很慌,第一個念頭是為什麼她沒人理會?第二個念頭是,這麼熱躺在馬路上,不如拿傘子為她擋擋。

但還未有實際的行動,第三個念頭便出來了:「這老人家躺在那裡,動也不動,可能已經死去!」突然,一個「害怕不吉利」的想法生起來,於是拿傘的念頭,這樣就消失了。接著,自己便給很多藉口,說:「肇事的私家車的司機已把車停靠在旁站在那裡,應該已報警,會有人處理的,不必多事。」然後又說:「馬路被鐵欄擋著,要爬過欄才能進去,算了吧!」之後又說:「老人家傷勢不知怎樣,自己又不是急救人員,又幫不上忙,算吧!」

這還不止,一個更惡的念頭出現:「老人家動也不動,可能已經死去(竟然出這個惡念),幫不幫忙也沒關係吧!」就這樣,自己便離開了!

當時我還未接觸到聖賢教誨,不知道自己原來已起了「願他身死」這個惡毒念頭!這位老人家後來怎樣,我不知道,也不敢去打聽,害怕知道結果。當時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害怕,只感到自己想逃避這事。

今次懺悔時,我問自己,究竟當時怕知道什麼?

真的很慚愧,當仔細審問時,才發現當時有一些很隱蔽的惡念:原來我怕知道老人家是「傷重死亡」而不是「當場死亡」。如果是「傷重死亡」,那麼,我的袖手旁觀舉動,便要負上責任。如果是「當場死亡」,那麼袖手旁觀就不礙事、不必負責了!原來,我只關心自己要不要負責,而不是關心那受傷老人家的吉凶,當然更沒有為她難過!

我真的想不到,自己那時是這樣的人——見死不救、袖手旁觀、為了推諉責任而願別人遇凶,竟然這麼自私自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拒絕承認別人困境、逃避責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還起惡念,這是「不仁之心」。這次的懺悔,我終於明白師長說,我們「時時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我就是種人。沒有學習聖賢教誨,真是會做出很多連自己也不知道的錯事來,把自己、家人及一些無辜的人,推向一條坎坷的人生路。

我希望自己過去的錯誤,可以給大家作為警惕,也願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盡早學習聖賢教誨,開展一條無怨無悔的幸福人生路!多謝大家!感恩!

末學惠  頂禮

二零一零年

【編後語】

淨空老法師在《華嚴經行願品妙住比丘章》開示:「……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業,這些業果是循環的,也就是你造業,你一定有果報,受果報的時候又造業,所以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這個就是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因果不空呢?因果是講它的相續相,是說它轉變的現象,一切眾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在六道、在十法界轉變的現象,相續的現象,這是真的,這個是事實。所以稱作『因果不空』。」

師父又說:「……我們沒有神通,六通都沒有,十通智當然是更不必說了。但是佛說的話,我們想想有道理,『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我過去生中造的是什麼因,這一生的生活際遇就是,果報!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那我們要問,我來生怎麼樣?『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在造因,果報在來生,我這一生心地善良,待人寬厚,你來生的果報一定殊勝,因為你種的善因,來生一定善果,這個不必要得通,就知道!那麼這一些已經得通的人,他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所以這個因果相續、因果轉變,這是個定律。」因緣果報,智者定當深信不疑。

師父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更開示:「施無畏,這裡頭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鰥寡孤獨他們可憐,他們常常生活在憂慮恐怖之中。你能夠安慰他,你能幫助他,常常布施衣食,照顧他,這是施無畏,這裡頭有財施,有無畏施。貧苦年輕人,人聰明有能力讀書,家境清寒沒有人供給,有能力沒有這個條件,你能幫助他,幫助他完成他的學業,好事情。施恩決定不求報,這個果報就更殊勝了。聖賢人教導我們,沒有一樣不是真實的,我們要相信,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積功累德,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瞭什麼是道德,在佛法裡面講什麼是功德,怎樣積功累德,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又說:「我們如果緣成熟,有這個力量,我們要照顧所有貧苦的老人,我們要照顧無依無靠的孤兒,好好的教導他,幫助他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佛陀教育,這是菩薩的事業。」

 
 
 

懺悔班文稿來自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懺悔班
聯絡我們:
amtb@amtb.tw